西南石油大學高材生辦家庭農場 年入百萬元
2013年從西南石油大學畢業后,繆超并沒有和身邊同學一樣,選擇參加公務員考試或者到石油單位應聘,而是回到老家順慶區搬罾鎮經營起家庭農場。經過兩年的發展,繆超的家庭農場辦得紅紅火火,年純收入在100萬元以上。
7月10日上午,烈日炎炎,記者在順慶區搬罾鎮延壽寺村見到了繆超,只見他衣著樸實,文質彬彬,讓人很難想象這個年僅26歲的小伙子是一家年純收入在100萬元以上的家庭農場的法定代表人。
“農場里主要種植有黃瓜、辣椒、茄子等蔬菜,獼猴桃、藍莓等珍稀水果以及一些菌類。”繆超帶著記者參觀了他的農場,并向記者介紹,他經營的家庭農場占地近400畝,基本實現了全程機械化操作。平均每天從農場發往各大市場銷售的水果、蔬菜在1500公斤左右,每天的銷售額達八九千元,年純收入在100萬元以上。目前,繆超的家庭農場正在申報省級示范家庭農場。
回憶起這兩年和土地打交道的點點滴滴,繆超頗有感概。“畢竟是拿筆桿子長大的,從小沒下地干過活。”繆超說,剛開始種植的時候,由于沒有經驗,往地里種下東西卻沒收成。于是他反復試驗,沒事的時候就找有經驗的農民請教,慢慢積累經驗,最后終于獲得了豐收。隨著外出務工的村民陸續將土地流轉給繆超,繆超可耕種的土地逐漸增多,隨之而來的就是添機械、雇工人,農場發展得有聲有色。“土地有了規模,成本降低了,機械化程度高了,產量增加了,銷售也方便了,農產品直發市內各大市場,每天供不應求。”繆超說。
“每年畢業的大學生太多了,而進入農業領域的大學生卻不多,競爭力相對較小,再加上政府對家庭農場大力扶持,我就更加有信心進軍農業了。”談及為何想到經營家庭農場,繆超說。
越來越多的農村勞動力外出打工,發展家庭農場,不僅鼓勵了一部分有能力的種養高手留下來,解決了誰來種地的問題,在這個過程中,還能培養一批既懂技術又了解市場的種養多面手。記者從市農業部門獲悉,家庭農場的經營模式在我市已經逐步發展起來,截至今年4月,我市經政府認定的家庭農場已達220多家。(記者 郭丹)